超滤和 MBR 膜虽都属膜分离相关技术,但技术本质、功能定位完全不同。超滤是独立物理过滤技术,MBR 膜是 “膜分离 + 生物处理” 的组合系统,二者在设计、作用及应用场景上差异显著,需从多维度明确区分。

一、核心定义与技术本质不同
超滤是利用特定孔径的多孔膜,通过压力差驱动,截留水中大于膜孔径的杂质,实现水质净化的独立物理过滤技术,不依赖生物反应,仅靠膜的筛分作用分离杂质。
MBR 膜不是单一膜组件,而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结合的系统,核心是用膜组件替代传统污水处理中的二沉池,在生物反应池内同步完成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与膜截留活性污泥、杂质的过程,是生物处理与膜分离的协同系统。
二、功能作用与处理目标不同
超滤的核心功能是物理截留,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、胶体、大分子有机物,无法降解有机物,也不能去除溶解性小分子杂质。处理目标是提升水质澄清度,降低浊度,常作为预处理或深度处理,产出水用于工业循环水、市政杂用水或后续处理进水。
MBR 膜的核心功能是 “生物降解 + 膜截留” 协同,生物反应池内微生物降解污水中有机物、氮磷等污染物,膜组件截留活性污泥与杂质,实现固液分离。处理目标是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标准,侧重污水处理与资源化,能降低 COD、BOD、氨氮等指标。
三、运行条件与操作要求不同
超滤系统运行压力较低,对进水水质要求宽松,只需控制进水悬浮物含量,预处理环节简单。运行中需定期反洗、化学清洗,维护重点是防止膜堵塞,操作简便。
MBR 膜系统运行需同时满足生物反应与膜分离条件,生物反应池需控制水温、溶解氧、pH 值等参数,确保微生物活性;膜组件运行需控制曝气强度,运行压力略低于超滤。维护除膜清洗外,还需监测活性污泥浓度等生物指标,操作复杂,管理要求高。
所以,超滤是独立物理过滤技术,侧重水质澄清与杂质截留;MBR 膜是 “生物处理 + 膜分离” 协同系统,侧重污水处理中的深度去污与固液分离。二者技术本质与应用定位不同,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,不可混淆。
本文由蓝膜超滤膜网(http://www.ufmo-ch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

